卫生间最常见的虫虫——“蛾蚋”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制方案
来源:
|
作者:1
|
发布时间: 1288天前
|
38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卫生间里经常会存在这样一种小虫子,它们不像蚊子一样吸食人血,也不像苍蝇一样在房间里肆意飞舞,更多的情况下它们就安安静静的趴在墙壁上。它们真的只是卫生间里的气氛组嘛?它们又有什么危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蛾蚋。
蛾蚋分布广泛,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导致它具有多个名字(蛾蠓、毛蠓、蛾蚋)除此以外蝶蝇,地沟蝇等也是它的俗称。从分类学地位讲(分类依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蛾蚋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蛾蚋总科(Psychodoidea)蛾蚋科(Psychodidae)。截至目前,蛾蚋科昆虫记录种类达2000余种,分属于6个亚科(Phlebotominae、Bruchomyiinae、Sycoracinae、Trichomyiinae、Horaiellinae、Psychodinae)。绝大多数种类的蛾蚋以野外环境为栖息地,常见的室内栖息的种类为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
蛾蚋科昆虫属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由卵、幼虫、蛹和成虫四阶段构成。雌虫一生可产卵200-300颗,在适宜条件下2天即可孵化出幼虫,经过15-20天后即可羽化为成虫;完成整个生活史大概需21天左右。羽化后的成虫寿命大约为15天。
蛾蚋属典型的卫生害虫,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蛾蚋主要生活在下水道、污水沟等处,虫体自身容易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成虫进入室内与食物接触,污染食物,可传播疾病(如痢疾、肠炎等)。
2. 全身被覆鳞毛,过敏人群碰触易引起过敏性哮喘。
3. 属典型滋扰性害虫,虽不吸食人血,但其出现在商场、酒店、餐厅等场所时会影响环境美观,容易受到顾客投诉。
4、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蛾蚋幼虫可造成人体口腔、泌尿道及下消化道感染;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安全。
1 环境治理
蛾蚋的孳生离不开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清除各类积水和有机污垢,尽可能保持卫生间、厨房、浴室等环境清洁,定期清洗下水管道、地漏,保持水流通畅可有效地减少蛾蚋的孳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装防虫地漏,防止其通过下水道飞入室内。
2 物理防治
利用蛾蚋的趋光习性,在蛾蚋活动的区域内放置粘捕式诱虫灯,可有效降低蛾蚋密度。
3 快速杀灭成虫
针对环境中的蛾蚋成虫需进行灭杀,快速降低虫害发生密度。可使用10%氯氟醚菊酯·氯菊酯水乳剂按照1:40-50倍稀释后进行超低容量喷雾;使空间中的蛾蚋成虫接触药剂后快速击倒死亡。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处理时重点处理蛾蚋发生区域,如餐厅后厨、卫生间的天花板、墙壁等处。
4 长效控制
4.1 对于室内环境中的下水管道、后厨排水沟等缝隙中藏匿的蛾蚋幼虫,推荐使用5%吡丙醚水乳剂按1:200倍稀释后进行喷洒,可有效抑制蛾蚋羽化。
4.2 对于室外下水管井内孳生的蛾蚋推荐使用滞留喷洒药物进行长效控制。具体操作方法为选择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按照1:50-100倍稀释后进行滞留喷洒,重点处理下水管井的内壁及井口;使羽化飞出的蛾蚋接触药剂死亡。
4.3 对于化粪池、隔油池等油性较大的环境下的蛾蚋控制,考虑到常规水性制剂很难渗透油层表面,故建议使用12%氯菊酯·四氟苯菊酯乳油按照1:20倍稀释后进行喷洒处理防治蛾蚋。
使用药剂处理蛾蚋后,地面发现大量蛾蚋尸体。要及时清理,保证环境整洁。
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蛾蚋时,尤其是餐厅环境防治时注意覆盖,防止药物掉落在餐具、食物上,喷雾后对于餐具等敏感物品需要及时进行清洗,防止药剂残留,造成安全风险。
若发生蛾蚋危害场所为敏感场所,无法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时,考虑到蛾蚋自身活动能力较弱,可采用电蚊拍灭杀等方法进行控制。
蛾蚋适应能力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蛾蚋的身影。因此不同场所下的蛾蚋解决方案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才能做到有效地控制蛾蚋危害。